浦江水晶小故事
發布時間:2019-09-11 瀏覽:819次
藝術造就了浦江,浦江推進了藝術。浦江因為有水晶玻璃工藝品而聲名遠揚,水晶玻璃因為得到浦江人的匠心獨運而大放光彩。
一九九三年,精工細磨的浦江水晶玻璃燈飾掛飾件一舉中選,把人民大會堂裝點得更加光輝燦爛,浦江人深感自豪。香港、澳門回歸祖國是中國百年大事,世界為之矚目。浦江水晶玻璃工藝品以其圣潔高雅的品性、鬼斧神工的技藝,被選為香港、澳門回歸和世紀壇落成盛典的禮品。
不是流水卻似流水般清晰,不是寶石卻像寶石般閃光,這就是水晶玻璃。我國是***早掌握玻璃制造技術的國家之一,到春秋戰國時代所制造的彩色玻璃制品開始用于裝飾。唐宋時透明的玻璃瓶、杯制作得已很精巧。大量的仿寶石玻璃到明代便已遠銷海外了。明末詩人吳梅村有詩贊云:“偏插御花安鳳吻,絳強扶上廣寒梯?!闭f明了玻璃制品的制作在明代的高超水平和精湛技術。但元、明、清三代的玻璃制品專為宮廷所獨享,庶民百姓一律禁用。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們需要清新透明、珠光寶氣的吉祥飾品,而無色透明的天然水晶與鉆石世上罕有,價格昂貴,所以幾可亂真的水晶玻璃便替而代之,進入了千千萬萬尋常百姓之家。獨具慧眼的浦江人正是利用這一優勢,捕獲這一發展機遇,把水晶玻璃業做大做強。
“浦江春色來天地,仙華浮云變古今?!彼РAО哑纸丈涞霉獠蕣Z目,絢麗多姿。浦江人為把水晶玻璃業創出一條金光大道,興建了水晶博物館,在新世紀***年金秋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、清華大學共同舉辦首屆中國水晶博覽會,讓浦江水晶玻璃業如彩虹凌空,霞滿世界。